
稳定高效 绿色环保
持续改进 追求卓越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进入9月份,钢材市场并没有因为“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趋于回暖,钢价反而呈现进一步下跌的趋势。今年的“金九银十”钢材传统销售旺季是否会落空?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前来柳钢参加快诺钢铁交易平台评介会的部分钢贸商及金融、电商负责人,详细了解他们对钢铁后市的预判。
“金九银十”或难如期回归
“不奢望‘金九银十’,只祈求钢价止跌。”桂林市刚茂升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吕志明说起钢铁后市,脸上表情略显无奈。
吕志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9月份以来国内钢材市场继续疲软运行,多个钢材品种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其中部分品种一周内每吨价格下跌超过100元,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目前钢材整体价位已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
桂林市刚茂升贸易有限公司以销售柳钢建筑材为主,年销量在15万吨左右。吕志明介绍说,今年以来,钢材市场形势恶劣,一直处于“冷冬”状态,建筑材均价由年初的每吨3550元跌至8月底的每吨3050元,每吨跌幅达500元,9月份,螺纹钢期货市场价格更是跌至每吨2700多元,创近20年来新低。
“钢铁后市可能还会持续‘过冬’状态。”吕志明说,当前钢铁产能过剩、下游用钢行业需求萎缩、钢贸商资金紧缺等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钢市回暖的路还很漫长。
云南昆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雨凡有着同样的感受,他表示,当前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最近几年,由于钢铁市场萧条,不少钢贸企业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贷款,银行逐渐对一度做得风生水起的钢贸融资业务失去信心。曾经被银行奉为“座上宾”的钢贸商,而今却处境尴尬。
“在银行限贷的情况下,再加上钢价停不住下跌的脚步,接下来钢企和钢贸商的日子恐怕还会很难过。”谈及钢铁后市,杨雨凡难掩悲观态度。
主动转型,“春天”不会遥远
招商银行南宁分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苏兴丽分析说,从上半年到现在国内经济总体处于企稳的状态,并且整个经济面在逐步向好,企业指标数据趋于稳定。下阶段,国内经济预计将会持续向好发展,会对钢铁市场走向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钢企与钢贸商对“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不必太过悲观。
“‘金九银十’可能比较难出现,但整体行情应该会好于7、8月份。”苏兴丽说,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钢企和钢贸商当务之急就是加快转型步伐。此次柳钢进驻电子商务平台实质上是积极转型、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体现。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贸易发展趋势,整合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柳钢迈入电商时代释放的是积极的信号,也增强了银行与柳钢的合作信心。
骏杰集团佛山市杰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虹对后市持谨慎乐观态度。记者了解到,骏杰集团佛山市杰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广东地区柳钢集装箱板独家代理商。今年以来,该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迎战“钢铁寒冬”,虽然年初到现在集装箱板价格每吨跌了400元左右,但是1至8月份该公司销售柳钢集装箱板30多万吨,超过去年全年销售总量,并且实现了盈利。
程虹认为,掌握生存发展主动权,除了市场因素外,最关键的还是靠主动转型、主动适应。钢铁形势确实严峻困难,但只要主动转过身,还是‘春天’,关键看你转不转得过来,转得彻底不彻底,转得速度快不快。“柳钢之所以能在当前形势下实现盈利,跟柳钢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分不开。”
“桂林市刚茂升贸易有限公司1至8月份也整体保持盈利。”吕志明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该公司采取的低库存、快进快销、不囤货销售策略。虽然对后市不太看好,但吕志明表示将会继续加大跟柳钢的合作力度,与柳钢共同抵御钢铁寒潮,力争今年销售柳钢钢材突破16万吨。
快诺迅汇(长沙)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预计当前低迷的钢材市场行情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的“新常态”。钢贸商回到了钢价2000至3000多元的时代,新的竞争格局和新的平衡形成。钢贸不再是暴利行业,但也不会成为无利行业,钢企和钢贸商获取合理利润的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