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新闻中心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产业布局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企业文化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人力资源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社会责任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党建之窗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联系我们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这三年,柳钢如何“扭亏为盈”

发布日期:2025-07-18

发布者: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1955470040514031618.jpg

在柳钢防城港基地成品码头,产品装船作业有序进行。甘春霞 摄

1955470122122604546.jpg

刚刚下线的柳钢汽车用钢。李德毅 摄

7月的北部湾,骄阳与海风交响,生机勃发。

在柳钢防城港基地成品码头,吊机往来作业,3800mm宽厚板、镀锌冷轧卷在有序“集结”,正待向海远航。

“这几年,柳钢出口持续升温。”柳钢销售中心国际业务室经理吴宇俊,望着码头的繁忙,声音里按捺不住兴奋。“从拼价格到靠品质,现在连海外项目都点名要我们的货。”

今年1至6月,柳钢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4%,同比增利13.8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在产品结构方面,从原来的建筑用钢占比近70%转为制造业用钢占比超70%。

曾几何时,亏损成为钢铁行业的热议话题。柳钢集团这一“期中答卷”,“扭亏为盈”的含金量,让此刻的市场热闹不已。

这一嬗变,主线在哪?如何做到?有何启示?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1955470426251587585.jpg

柳钢推进冷轧汽车用钢增产提质。叶有兴 摄

1955470495054950401.jpg

今年以来,冷轧厂硅钢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为柳钢集团品种结构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叶有兴 摄

调结构 做强主业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作为西南区域工业龙头,柳钢的每一个脚步,都备受关注。

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格局的持续改变,对建筑用钢占比过高的柳钢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发展压力。

面对困局,如何破?

早在2022年7月,柳钢提出“实业为基、效益为上、低碳为标、开放为先、创新为要、进取为荣”的“六为”发展思路,随后进一步明晰了“近期降成本保生存、中期调结构促转型、长期强实力创一流”发展升级“三部曲”。

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成为柳钢穿越行业“深冬”的关键抉择。

近日,柳钢中金公司冷轧厂光亮退火4号线完成调试并成功下线首卷不锈钢BA卷。

投产后,该产线BA板产量每年可提升6.72万吨,主要面向高端家电、医疗器械等领域供货。

近年来,柳钢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大力实施汽车用钢、船舶及海洋用钢、新能源用钢、精品工业长材“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着力打造家电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高等级集装箱及耐候耐蚀钢等“4+X”高端产品集群,推动产品不断迭代更新,彻底改变了过去“建筑用钢为主”的产品结构。如今,品种钢比例由三年前不足20%,提升至今年1至6月的42.3%。

填补广西冷轧汽车板空白的汽车面板及1500兆帕级热成型钢、结束广西无自主镀锌板历史的镀锌系列产品、为物流行业提供轻量化长寿命材料的防腐耐候钢、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可抵御零下40℃低温的高强度船用钢……三年来,“柳钢造”不断催生出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让柳钢重拾活力。

如今,“柳钢造”宽厚板产品已经通过七国船级社认证,陆续发往珠三角、长三角;家电用钢稳定进入国内头部企业供应链;新能源用钢、汽车用钢销量大幅增长……

“以前基地多产普通建材,出口需转运北部湾港。如今防城港千万吨级基地(一期)全面建成,‘柳钢造’百万吨级产品实现厂房至自有码头无缝衔接高效出海,码头单月吞吐量突破400万吨。”在柳钢防城港基地成品码头,广西钢铁工艺技术员黄泽奕指着码头电子屏感慨道。

1955470901394927618.jpg

柳钢3800mm宽厚板获得七国国船级社认证,2025年4月,完成首批船板订单生产及交付。刘石盛 摄

1955470976611381250.jpg

火红炼钢的场景。柳钢集团供图

1955471096329400321.jpg

广西钢铁冷轧产品高效外发。邹华勇 摄

重效益 精益管理

家大业大,更需精细算账。

“烧结厂、炼铁厂合并之初,不少人担心效果。”炼铁总厂厂长莫朝兴,至今仍对2024年初的全面改革印象深刻。

然而,两厂合并整合为炼铁总厂后,运行效率不降反升,成本管控成效显现。今年上半年,该厂多项关键技术指标刷新历史纪录,累计降低原燃料成本逾千万元。

从“改革攻坚行动”到“提质增效年”“提质增效深化年”,再到“精益管理年”,每年一条攻坚主线,都围绕一个明确目标:全力打赢扭亏增盈攻坚战。

对标找差、算账经营,如今,柳钢正全面铺开全员精益管理变革。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让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效益。

三年来,柳钢的生产线关键环节接连实现智能化突破,AI技术深度融入质量管控、安全生产、大宗采购、成本控制等核心环节。仅今年上半年,就有89套无人化装备投入运行。

在柳钢冷轧厂,透过其自主研发的AI数智钢卷平台,钢卷牌号、规格,每道工序中水、电、气、工业介质、人工等成本,精确到几分钱,即可一目了然。该平台不仅提升了成本管理的效率与精度,还提供了更为精准、实时的成本控制手段,让“算账经营”基础更牢固。

精益管理,让生产、消耗等成本,大幅下降。

1至6月,柳钢超2/3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行业前1/2,三基地铁水成本、吨材综合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2.19%、18.84%。

成本的降低,也让“柳钢造”在市场更有话语权和竞争实力。

1955471597037023233.jpg

蓝天白云下的柳钢中金公司高炉系统。陈伟强 摄

1955471698480459777.jpg

青山环绕中,钢城演奏出一首绿色发展的动人旋律。陈能峰 摄

1955471799265390593.jpg

蓝天白云下的柳钢集团柳州本部。涂桂铭 摄

谋长远 绿色前行

时间,见证奋斗与荣光。

2024,柳钢荣登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百强(第48位);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跃升至238位,提升17位;获评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暨发展质量A+(极强)评级。

实施近140项超低排放改造与超百项节能降碳项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改造前分别锐减39.7%、44.8%、43.8%;固废实现100%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高达98.1%。……充满“绿意”的数据,背后是柳钢集团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路上的生动实践。

盛夏时节,走进柳钢集团柳州本部,生机盎然。

看着高耸的烟囱排出一缕淡淡的水蒸气,已在柳钢工作近20年的刘伟感叹道:“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以来,厂区环境每周都有变化,一派花园工厂新貌。”

自2019年《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出台以来,柳钢集团积极响应,成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壮士断腕”的魄力累计投入资金超92亿元,实施230余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绿色是生态的本色,也是发展的底色。

日前,全国重点大型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评审结果公布,柳钢3号高炉、8号转炉分别获评优胜炉、创先炉。

“这源于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精益管理部署,在技术创新上,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方法;在设备升级上,引入先进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产量与能耗的一升一降,生产效率与能源利用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柳钢炼铁总厂高炉一车间工长果成龙说。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三年来经历的那些阵痛,如今正在不断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