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新闻中心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产业布局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企业文化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人力资源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社会责任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党建之窗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联系我们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护一湾碧水长流 ——从工业柳州水质全国第一看柳钢治水实践

发布日期:2021-11-30

发布者:

    初冬时节,行走于柳州环江滨水大道,眼前碧波荡漾,岸边绿树与清流交相辉映,一切都静谧而美好。
    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21年1~10月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柳州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到柳州水质,位于柳江上游的柳钢是绕不开的代表,作为柳州的用水大户,每年循环用水高达19.8亿立方米。可以说,柳钢水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柳州水的“成色”。
    无论是从“傻大粗黑”到“绿色工厂”,还是“要柳州,还是要柳钢”的争论……在柳州实现从“酸雨之都”到“水质冠军”蝶变的驯水实践中,柳钢一直是主角,建厂63年来,虽然绿色发展走过弯路,但柳钢敢于自我革新,并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和担当,大手笔实施工业“三废”处理工程,不断书写了现代钢铁企业与山水城市和谐相融的动人故事。

    环保魄力,敢叫废水变清流
    在柳钢本部厂区,有几个很大的“空中水池”,黑乎乎的工业废水抽进这些“空中水池”,经处理变成了涓涓清流,并全部输送至现有的工业供水管道循环利用。
    “这些废水假如直排到江河,河面就会黑乎乎一片,现在废水不仅实现了‘零’排放,还变成了‘宝’,而且柳江河的水也清了。”柳钢动力厂水电车间主任黄俊杰自豪地告诉记者。
    黄俊杰所在的车间,肩负着柳钢本部废水集中处理再利用的重任。工作十多年来,黄俊杰见证了柳钢水处理的蜕变:“我们目前工业废水能够达到全截流、全处理、全回用。”
    近十年来,柳钢积极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开展工艺技术改进,投资约8亿元,建成90多套大型水处理设施、4座废水集中处理站,对生产过程外排废水、零星生产排水、初期雨水等进行处理后作为工业水全部回用,总处理能力达33.2万吨/日,工业循环水利用率达到98.3%,实现了厂区焦化、炼铁、转炉、轧钢等全生产工序工业废水全截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工业声名鹊起,但同时生态环境恶化,酸雨率一度高达98.5%,被称为“酸雨之都”。
    由于工艺装备落后,柳钢对柳州市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新世纪初,还引发市民“要柳州,还是要柳钢”的争论。
“不搞好环保,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面对剜心之痛,作为华南、西南地区的特大型联合钢企,柳钢知责于心。“柳钢果断调整发展思路,以全新的环保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把环保工作做到精致。”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庆说。
针对“酸雨”的主要成因——烧结、球团工序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柳钢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淘汰落后工艺,并自我摸索出了多个全国首创工艺。
    ——自主研发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烧结机头烟气经氨吸附后达标排放,在有效解决二氧化硫排放达标问题的同时,所产生的硫酸铵副产品也可用于农业、化工,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采用氨回收工艺将焦炉煤气中的氨回收后用于烧结烟气脱硫剂,极大地降低烧结脱硫生产成本,实现焦化烧结工序大循环及“以废治废”。
    ——实施焦化煤调湿技术工程,其核心技术属国内外行业首创,达世界先进水平,可降低炼焦煤水分4%左右,每年可实现节能2万吨标准煤,减少焦化废水产生量约15万吨,增产焦炭5万吨以上。
    虽然柳钢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成本远高于柳州工业用水成本,但内生的环保力量,让柳钢人毫不犹豫选择治理废水!即便是在行业低迷的时期,“减少环保投入”这类的想法,也从未在柳钢人的脑海里浮现过。
    十多年来,柳钢环保投入累计近100亿元,工业“三废”治理显著,建成节能减排设施500多台套。这是柳钢不遗余力搞好环保的真实写照。
    治水魄力,舍得“真金白银”,“以废治废”,让柳钢的治水效果发生了蜕变。
    经过多年的治理和发展,柳钢成功帮助柳州甩掉了“酸雨之都”的大帽子,摇身一变成了“美丽宜居城市”。
“在手机‘智慧柳钢’APP上,可看到净化后的烟气排放实时数据。”烧结厂环保车间主任韦晋科介绍,如今,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值分别为8㎎/Nm3、25㎎/Nm3和45㎎/Nm3,均满足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治水合力,不获全胜不收兵
    治水,是柳钢环保治理的一面镜子。
    建设生态钢企,柳钢运笔十多年,浓墨重彩地绘就今日的十里钢城。无论钢铁市场怎样跌宕起伏,柳钢人始终执著坚守那份深藏于心底的信念,大踏步朝着“生态柳钢”的方向迈进。
    每天清晨,环保公司化验员需要穿梭在60多个净环水处理系统取样点取样。从检测中心成立至今,他们从未出现过一次因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数据错误。
    废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工序复杂且精密,一环扣一环,容不得半点疏忽。“如果我们是医生,水处理系统就是患者,需要我们根据检测中心出具的详细检测报告,灵活给患者调整用药方案。”该公司研发部副经理刘上月对废水治理的工作进行了形象比喻。
    这是柳钢人匠心治水、全员治水的生动缩影。如今,柳钢治水并非“独角戏”,而是从基层员工到领导干部,从制度到管理,形成了“大合唱”。
    制度管水——柳钢编制“水处理系统管理办法”“清洁生产实施管理办法”和“环保指标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治水、管水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生产工序废水控制措施,以及清洁生产机构设置、单位职责及管理考核要求,并将废水处理作为环保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指标的进步。  
    科技治水——柳钢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特别是配套先进的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将科技的力量融入到废水处理、水质检测和能源管理中,让厂区治水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有效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循环用水——柳钢累计投资40多亿元建设循环经济项目,实现了企业水、气、固体废物、余热四大循环体系。其中,水的循环实现了由新水到废水,废水再经过处理,变为代新水的循环过程。2021年,柳钢回收再生水592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3.17%。
    全员护水——全面治水不仅是“企业治”,更是“全民护”。柳钢全面推进节能降耗,积极倡导全员树立“节一度电、减一吨煤、省一滴水、少一升油”的绿色低碳意识,特别是建立了集团、二级单位、车间(工段)三级能源管理网络,对全公司的能源过程实行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
    经过多年综合整治,如今,柳钢厂区内,天蔚蓝、水碧青,草坪绿、花儿香,座座厂房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这样的景象正取代传统印象中地上污水横流、粉尘漫天,空中黑龙、黄龙弥漫的印象。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保护永远没有休止符。
    据悉,柳钢正加快推进柳州本部超低排放项目改造,并制订“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计划2025年总体实现“碳达峰”,力争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

    转型动力,环境经济效益双丰收
    当朝霞浸透初冬的凉意,倾泻在雀儿山公园的湖面之上,一群候鸟从水池边掠过,并惬意地在周遭选择树枝驻足。
    离公园不远处的柳钢厂区,那些矗立的高炉和厂房,此刻恰似水墨画的背景,融入了这美妙的画作中。
    柳钢摄影爱好者郭桂华也感受到了环境发生的变化,这几年他多次在柳钢厂区拍摄到此栖息的白鹭。作为大气和水质监测的“环保鸟”,大批白鹭迁徙途中选择在柳钢厂区栖息,无疑与柳钢近年来推进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环境好了,职工们的心情自然也更加开朗了,在生产车间、办公室、实验室,处处可见精神饱满、忙忙碌碌的员工身影。“周边道路清洁了,‘白烟’也逐渐消失了!”柳州市民对柳钢的环境变化也由衷称赞。
    搞环保,像是走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柳钢人从未停步,而是在一路的行进中领略着沿途的风景。
    柳钢致力于废水循环利用,为柳州市的“碧水蓝天”工程作出贡献,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其中,柳钢吨钢耗水量由2000年的54吨降至目前的1.76吨,全国同行平均水平约为3.3吨/吨钢,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
    1991年,柳钢钢产量49万吨,二氧化硫总排放量7166吨;2020年,柳钢钢产量1423万吨,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下降到5365吨。折算下来,柳钢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到原来的3%。
  “柳钢现有6条氨法脱硫生产线,每年产生效益约3500万元。”柳钢能源环保部环保科科长梁杰群说,类似变废为宝的还有高炉水渣变超细粉、用钢渣制造建筑材料等,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柳钢实施煤场棚化,按照当前每年用煤650万吨,平均降低煤水分1.5%、煤流失率0.05%计算,全年可降成本约3100万元。同时,有效减少天晴时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消灭雨天时造成的煤水流失现象,让周边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绿色发展不是钢企的掣肘,而是新优势、新动力。”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甘贵平说,如今变废为宝,治水生金的“柳钢故事”,正在不断上演。
    63载的积累和沉淀,绿色柳钢正以腾飞之姿屹立在祖国南疆,以巨人之态呵护柳州山水。中国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绿色发展十大优秀企业”“广西清洁生产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在告诉我们,绿色柳钢正在崛起。柳钢不改初心,始终携手朝着“绿色柳钢”的目标,坚定地奋斗下去,在绿水青山之中收获金山银山,助推城市更美,更和谐。
    这就是柳钢的治水嬗变:
    环保攻坚,柳钢人感受外部环境的压力,却不徘徊于“红线”方寸,自有不须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与担当。
    这就是柳钢的治水传奇:
    绿色转型,柳钢人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即使是在行业的危机时刻,依然保持不断向前的魄力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