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新闻中心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产业布局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企业文化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人力资源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社会责任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党建之窗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联系我们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引领“柳钢智造”高歌猛进——柳钢2016度科技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7-04-18

发布者:佚名

在市场风雨洗礼中,2016年,柳钢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坚持向科技要进步、要效益、要发展,拿下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
    MES项目上线运行,生产信息不再“孤岛”;申请42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全年批量试制开发14个牌号的新产品;全年品种钢比例达到61.5%,品种钢创效8.9亿元;各工序能耗指标在同行对标中大部分继续保持先进水平……

    这些漂亮数字的背后,是柳钢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也是公司以科技创新作战略支撑,引领“柳钢智造”高歌猛进的真实表达。

    政策红利,激励科技创新“加速度”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柳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2016年相继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制度,厚植了“创新土壤”,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广大科技人员迎来了“春天”。
    ——在行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柳钢仍拿出187万元对在2015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健全和完善职工晋升发展通道。明确柳钢首席专家、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管理办法,打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特别是年轻的科技人员正不断地在柳钢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
    ——利用“广西钢铁产业人才小高地”、技能竞赛等平台,以科研项目和促进技术人员加强学习,快速成长。
    ——深化与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开展科研项目合作,逐步突破工艺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等领域的瓶颈。柔性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到公司交流讲学,拓宽视野。
    良好的政策、机制,架起了科技创新的“桥梁”,让柳钢科技人员创新热情高涨,也助力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结出硕果。
    2016年,中板轧机平面形状控制技术的国产化研究与应用”和“连铸钢坯热送热装工艺优化及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年组织申请了42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广西钢铁产业工程院”等7项科技项目顺利通过广西科技厅、柳州市科技局的项目验收。

    技术攻关,“降本增效”风愈刮愈烈
    2016年,柳钢实际降成本达26亿元,是技术攻关,激活了降本增效的巨大潜力。
    特别是以强化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标准化作业为重点,铁烧焦、转炉、轧钢三大技术攻关力度继续加大。项项目标、条条举措,步步推进,使得降本增效的强劲之风愈刮愈烈。
    在技术攻关的引领下,各工序纷纷将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作为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实际大力开展技术改造。
    焦化厂、烧结厂围绕为高炉生产提供优质炉料而不断拓宽思路,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完善生产工艺,开展各项科技攻关。
    炼铁厂以降低燃料比为重点,成立9个重点专项小组开展攻关。转炉厂开展炼钢工序、钢铁料耗、长寿命经济炉龄等重点攻关,去年累计吨钢降成本7.38元。
    中板厂针对降成本、提高各项经济指标等方面开展了约25项技术攻关,产品质量异议下降明显。棒型厂积极开展四、五、六棒满产率攻关,日作业率和产量同比大幅提升。热轧厂不断推进生产线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机器人喷印机投用。冷轧厂运用跨界思维创新求变,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年共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8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
    职能管理部门、辅助单位全力以赴为生产做好服务工作,促进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系统运行效率不断优化。
    技术中心、质量部组织开展技术质量攻关,优化工艺,降低吨钢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损失;针对上半年高炉波动的情况,技术中心牵头配煤配矿小组及时调整攻关思路,稳定并提升入炉原燃料质量,建立逐步完善铁前原燃料质量管控体系,三季度开始炉况好转;信息部牵头,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MES项目顺利贯通上线,实现“一级计划”“质量一贯”生产管控模式,标志着公司步入先进的“互联网+”智能生产组织模式。
    此外,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绿色柳钢、清洁生产取得新进展。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共有9座加热炉使用了自动燃烧控制技术,有效降低煤气消耗。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率、煤气利用率、吨钢新水耗等指标进步明显,在同行中保持先进水平。

    品种开发,擦亮“柳钢智造”名片
    去年,柳钢生产的镀锌用家电冷硬卷,获得了浦项等公司的认可。 这是柳钢在市场竞争激烈残酷,行业形势持续低迷的环境下,擦亮“柳钢智造”名片的真实写照。
    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犹如一块“点金石”,让企业产生看得到的效益,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付出。
    2016年,柳钢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全年共组织150人次到柳州、广西区内和广东、华东、西南等地区近50家终端用户进行现场跟踪、技术交流和专题授课等服务,以实际行动加快推进由钢铁生产制造商向服务制造商转变。
    技术中心、转炉厂、轧钢厂、经销公司、总调、质量部及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抓好品种钢的开发、生产和服务。遵循“有需求、有能力、有效益”的原则,全年共试制开发了14个牌号的新产品,全年产销品种钢668万吨,品种钢比例 61.5%,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
    诚然,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柳钢不仅仅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还内外结合,打造“柳钢智造”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在品牌建设方面,柳钢各单位、部室继续推进品牌强企战略。对内严抓质量管控,加强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产品、钢材产品的质量把关工作,开展减废降损及产品质量专题攻关活动,有效控制铸坯边角裂、中板钢板瓢曲、一热轧钢卷浪形等质量问题,改善高线盘条表面结疤。对外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实施重点产品品牌培育计划,积极开展产品行政许可和认证创优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效益。
    去年,柳钢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和船用钢等产品先后获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荣誉;冷轧钢带和热轧钢板钢带通过欧盟ROHS认证检测,使得柳钢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