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新闻中心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产业布局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企业文化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人力资源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社会责任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党建之窗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联系我们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足音铿锵魅力绽放 ——柳钢“十二五”转型升级发展历程回顾之改革创新篇

发布日期:2016-11-18

发布者:佚名

凤凰涅槃方能浴火重生,破茧成蝶必能云开月明。
    回顾“十二五”,柳钢道路明确,步履坚实;柳钢人孜孜求索,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扮演着“拓荒者”的角色,填补了一项项“空白”。特别是2014年以来,在“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做优做精钢铁主业,做大做强多元产业”的转型发展方向引领下,柳钢坚持创新和发展并驾齐驱,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红利”,企业焕发新活力、积聚新动力。
自我革新驱动转型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发展理念与时俱进。柳钢坚持以思想为引领,组织开展“思变思进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减亏脱困保生存”等大讨论活动,不断注入创新因子,企业转型方向逐步明确,总体工作思路深入人心。
    理念驱动,改革创新举措切中肯綮。成立柳钢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三项制度”改革不断破冰。调整优化机构职能,公司管理模式向生产经营管控和战略投资管控型转变。
    创新管理,促进企业运营科学高效。推进公司制改制,健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打造信息化平台,推进依法治企和精细管理,构建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围绕低库存生产模式进行户供联动,优化了采购模式,营销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由钢铁制造商向服务制造商转变。
    开放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柳钢走向未来的根本出路。柳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深化开放合作,加大了与银行、大企业集团在融资、物流、贸易、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项目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与中建钢构、南宁铁路局、广西交投集团等大集团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拓宽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在生产上,通过创新致力打造稳定、高效、低耗、均衡的模式,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在财务上,创新资本运作,确保企业“血液”流通顺畅;在环保上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壁垒,实现了国内多个“率先”。
技术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    发展在于科技,未来在于创新。
    创新发展,投入是基础,升级是关键!柳钢深谙其中之道,奋力迈开前行的步伐。4号高炉大修改造,小转炉大型化改造,冷轧厂二期工程建设,五、六棒材生产线建设等一项项围绕优化品种结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改项目始终伴随着柳钢转型升级发展的进程。
    “十二五”期,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柳钢累计完成技改投入90多亿元,具备了综合产铁1200万吨、钢1280万吨、钢材2000万吨的能力。
    在装备升级大步迈进的同时,柳钢紧紧围绕“技术改造、品种开发、品牌提升”的“三步走”“三同时”主线,实现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让柳钢产品在竞争白热化的“红海”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并不断向广西钢铁业制高点进发。
    “十二五”以来,柳钢共研发生产140多个牌号的新产品,品种钢比例由“十一五”末的60%提升到90%以上,中高档品种钢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5%提升到60%以上。
    如果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那么创新便是企业“质”造未来的良方。五年来,柳钢一直以客户要求为中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柳钢品牌。
    截至2015年底,柳钢共有8个产品获评广西名牌产品、7个产品获评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5个产品获评冶金质量品质卓越产品;船体结构用钢板(钢带)获8国船级社工厂认可;并于2015年柳钢顺利通过汽车用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人才引擎释放发展动力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治企兴钢,更要激活人才,提升创新源动力。
    在实施人才兴企战略的过程中,柳钢秉承“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理念,频繁敲响人才兴企的强劲鼓点。
    先后出台了《柳钢“十二五”职业化员工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柳钢工人技师三年培养计划》《柳钢员工晋升发展管理办法》等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打破常规招聘渠道,面向社会高薪引进高层次、成熟型人才。
    每年安排专款对在科技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2013奖励金额达160万元,2014年提升至181万元,在行业形势异常严峻的2015年,奖励金额再提升至188.5万元,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助力柳钢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
    从人才驱动到创新引领,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是发展质量的变化、生产活力的迸发。“十二五”期间,柳钢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项、柳州市科技进步奖13项,申请专利140项,获授权专利76项;其中授权专利比“十一五”期增加58项,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在转型中增长,在困难中突破,在发展中蜕变……5年征程,柳钢交给历史和职工的是一份值得书写的精彩答卷:“十二五”期,柳钢年均降成本40亿元以上,并连续四年盈利。创新已深入柳钢的血液,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足音铿锵,魅力绽放。“十三五”的大幕已经开启,沿海战略催人奋进,一个生机勃发、日新月异的新柳钢,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于我国华南西南,以势不可挡之势辐射东盟乃至世界。

   2012年8月,冷轧二期工程竣工投产,极大丰富冷轧产品规格和提高产品档次,为柳钢进军汽车用钢等高端冷轧产品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