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新闻中心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产业布局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企业文化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人力资源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社会责任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党建之窗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联系我们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同心共圆家国梦——探寻与共和国同龄、国庆同生的柳钢人

发布日期:2014-10-09

发布者:记者 李小周 陈禹宇 见习记者 罗传强 通讯员 黄晟 张昌平 韦荣强

      烧结厂焙烧工龚国庆:“与共和国同一天生日是件很荣幸的事”
    国庆佳节,坚守在岗位的一线职工很多,然而在这一天过生日,又名叫“国庆”的职工还真不多。
    10月1日下午4时,柳钢烧结厂一球团生产线热火朝天,眼前这位四十出头的焙烧师傅龚国庆正在现场巡查球团矿的生产情况,他已经与共和国一起度过了41个生日。
    刚出窑头的球团矿散发出蒸汽般白色的热气,靠近链篦机回转窑,热浪更是一阵接着一阵,温度高达70℃。只见龚国庆全副武装,在认真查看了球团矿的焙烧设备后,他来到环冷机出料口,站在成品皮带观察平台上,用铲子铲出少许成品球团矿,观察焙烧质量,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至脸颊滴到衣服又瞬间蒸干。随后,他来回检查了链篦机-回转窑的各个煤气管道及其他关键部位的运转情况,并走到窑头口操作台,打开窑门,检查窑内焙烧情况,火红的炉火映照在他的脸颊上。
    回转窑不停地旋转,源源不断地辐射出逼人的热浪,诺大的球团矿生产设备,龚国庆瘦小的身影在机器间穿行,通红的脸颊及长长的防尘口罩掩盖不了他专注的眼神。
    说起名字的缘由,龚国庆自豪地说,父母给自己取名国庆,因为他正好在国庆这一天出生,希望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到柳钢工作是2004年,之前在部队服役了13年,每个生日我都能感觉到国家的快速变化,过去没想过能在城市买房,才到柳钢工作第3年就在柳州买了房。”龚国庆高兴地说。
   “这些年来,柳钢的变化很大,刚来柳钢那时生产一线的劳动强度很大,现场环境也比较恶劣,后来经过设备和技术改造后,工作轻松多了,环境也很舒适。”谈到柳钢的变化,龚国庆脸上洋溢着醉人的笑容。
    龚国庆表示:“能跟共和国同一天生日,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奋斗。”龚国庆说,当前钢铁行业形势非常严峻,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他要把岗位工作做到最好,生产出更多优质的球团矿,为下道工序降成本作出应有贡献。

    转炉厂浇钢工谢国庆:“干好工作就是对祖国的最好祝福”
    9月29日下午,记者见到转炉厂连铸一车间浇钢工谢国庆时,他刚接完女儿放学回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国庆’这个名字还真让我添彩不少呀。”谢国庆乐呵呵地说。
    谢国庆1978年出生,是个土生土长的柳州人,父母都是柳钢退休职工。20岁那年,谢国庆从学校毕业,和他的父母亲一样,选择进入柳钢,做一名钢铁工人。
    谈及自己的姓名,谢国庆深感自豪的同时又感慨颇多。他告诉记者,自己正好是国庆节那天出生,父亲便给他取名叫“国庆”,再加上姓谢,合在一起就是“谢国庆”,父亲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喜庆,既有“谢谢国庆”的意思,又有纪念意义。从此,他的人生便与国庆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实话,小时候曾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些土气,看到身边的伙伴都有好听的名字,很是羡慕。”说到童年对名字的理解,谢国庆有些不好意思。
   “即使如此,小时候也是很期盼国庆的到来。”谢国庆告诉记者,那时生活条件艰苦,柳钢还只是个小钢厂,效益又不好,他们一家挤在一间不大的平房里。在那个时代,过生日吃上蛋糕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但每到过生日时,母亲总会想尽办法为他制作蛋糕。这时,他就会邀上几个要好的伙伴,一起去雀山公园分享美味。“这是爱的蛋糕,让人永远怀念。”谢国庆深情地说。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谢国庆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庆祝生日的方式也由对物质的追求变为精神上的追求。同时,对自己的名字的理解也逐渐发生改变,慢慢由不喜欢变为习惯,由习惯变喜欢,由喜欢变为自豪。每过一个生日,对祖国的感情就增进一分。
   “和国庆同名,我把它当成工作和生活的动力。”谢国庆说,由于工作很忙,他的大部分生日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今年的国庆节亦是如此。但是,一想到新中国的奋斗史,他就会觉得这样的付出很值得。“国庆”这两个字就像催人奋进的号角,促使他在工作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干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就是对祖国的最好祝福,也是自己生日最好的愿望。”
    谢国庆告诉记者,每每看到大街小巷四处都张贴着“庆祝国庆”“欢度国庆”等标语,心里就有一种别样喜悦之情!
    “一路走来,看到国家不断强大,柳钢不断发展,自己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我感到很幸福。”谢国庆说,在他心中早已经把祖国和自己紧密地联系了在一起,衷心地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柳钢退休职工何健衡:“我自豪,我是共和国同龄人!”
   “国庆华诞六五秋,同龄人群心潮涌。曾为大厦添砖瓦,艰苦创业不言愁。祖国繁荣我进步,人民幸福我幸福。老有所为献余热,和谐社会乐大同。”
    10月1日,雀山公园石凳上,一位两鬓略显斑白的老人饱含深情地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他就是柳钢退休职工何健衡。铁红色的衬衫,让这位与祖国风雨同舟65年的老人看起来更加精神矍铄。
    “我自豪,我是共和国同龄人。”谈及与祖国共同走过的这65年,何健衡难以掩饰自己心中的感慨。
    1949年11月8日,何健衡出生在柳州地区忻城县一个普通小商人的家庭。1965年秋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柳州地区高中,
并加入共青团。“后由于文化大革命, 没能继续上学就下乡插队了。”说到这,何健衡难掩失落。“以前我们是想读书,却没法读。现在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年轻一代幸福多了!”
    1975年,26岁的何健衡进入柳钢,当上了一名起重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后陆续担任宣传干事、党办秘书、党办副主任、两办主任和柳钢工会副主席等职务。
    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的柳钢,从北雀路到柳州市区只有一趟公交车,十里钢城的周围道路都是土路,交通不便利。当时住房紧张,何健衡住进了柳钢单身职工宿舍。“我们好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洗澡堂、卫生间都是公用的。寒冷冬夜,起床上卫生间,要经过一段路程不说,还要被冷风‘洗礼’。”何健衡感叹道,现如今,柳钢职工的住宿条件明显改善,套间内有厨房、卫生间、洗浴室、阳台,“这可比当年好太多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何建衡的收入每月有40元左右,但还要精打细算着用钱,一顿吃了肉,好几顿就只能吃素。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国家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刚进厂那会儿,厂区道路还没硬化,风一刮,漫天的黄土。”对比如今的花园式厂区新貌,高科技的现代生产作业流程,何健衡说,“我们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密不可分。受过饥饿苦寒,享过甜蜜幸福。”
    2007年,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32年的何健衡光荣退休了。但他仍然用各种方式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时间都去哪儿了。”说起退休生活,何健衡不禁引用起时下流行的歌曲,他告诉记者,自己很忙,“我是柳钢老年乒乓球协会主席,又担任退休党员党支部书记,还参加柳北区关心下一代的协会讲师团,到过很多中小学去宣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讲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说话时何健衡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家庭和睦,身体也很好,孩子们都工作了,没有要操心的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