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高效 绿色环保
持续改进 追求卓越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一艘紧跟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钢铁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
5月13日、15日,柳钢董事长、党委书记潘世庆主持召开柳钢二级后备干部代表座谈会,与来自各厂、单位的40多名二级后备干部谈改革、话转型、议规划,共谋企业发展,科学规划未来。他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增强发展信心,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精做优钢铁主业,做大做强非钢产业,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座谈会上,40多名二级后备干部先后发言,结合各自的岗位工作实际,畅谈做好目前工作的想法、今后改进的方向,以及对本单位、柳钢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设想等,对柳钢产品结构优化、非钢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潘世庆一边倾听发言,一边做笔记,并不时与发言者探讨交流,气氛活跃热烈。
听完大家的发言后,潘世庆对后备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推诿抱怨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部分后备干部提出的柳钢现在要加大非钢产业发展力度,是不是意味着钢铁主业今后的发展将停步不前或是逐步弱化的问题,潘世庆解释说,这是部分干部职工错误地理解了柳钢的战略规划思路。因为当前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企通过产能扩张增效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节产品结构,走品种质量增效的道路。因此,在钢铁主业的发展上,今后将更加注重钢材产品的品种、质量、附加值,以及整个钢铁生产流程的优化等,通过做好这些工作来做精做优钢铁主业,实现钢铁主业的良性发展。而做大做强非钢产业,是因为柳钢的非钢产业有很好的基础,发展潜力非常大,但由于过去没有完全按照企业的模式运作,产生的效益十分有限,如非钢产业中的金融板块、物流板块,柳钢每年都有很大的资金流和物流量,如果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将会有很强的创效能力,所以非钢产业要不断做大做强,成为企业创效的新增长极,与钢铁主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潘世庆要求,柳钢全体干部职工要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方式的前提和关键就是转观念。柳钢要实现由生产制造商向技术服务商的转变,改变过去注重销售钢材产品创效的方式,更加注重产品销售出去后对用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产品销售模式上,也要由依靠经销商分销逐步向直销、直供等模式转变,减少经销商“跑路”带来的各种风险,提升盈利能力。要更加注重开放与合作,加大赴外学习考察的力度,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加大与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借力发展,依靠外部先进的技术和引进外资来推动企业营业收入和效益的增长。
潘世庆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对柳钢整个管理流程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对不符合规范的管理制度要进行规范,对能够继续优化的管理制度要进行持续优化,努力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最优化。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对柳钢整个信息化建设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与整合,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转。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金融、物流、贸易等紧缺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打通人才上升通道,多渠道培养锻炼人才,推动整个人才队伍、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加大人才对外输送力度,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潘世庆强调,柳钢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尽管当前行业形势非常严峻,柳钢现在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柳钢拥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干部职工队伍,只要全体干部职工能积极参与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每一项工作中,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最好,柳钢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今年的生产经营目标,职工也一定能够享受到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成果与喜悦。